【環球軍事報道】據美國《外交政策》雙月刊網站10月28日報道,原題:《北京,我們有個問題——印度正在亞洲的太空競賽中超越中國嗎?》。文章稱,這是成熟的標誌,在沒有太多宣傳的情況下,中國於10月24日發射了一艘沒有名字的無人飛船,這可能是在為2017年發射更加精密的探月航天器鋪平道路。然而,在中國越過這一里程碑不到一個月前,印度剛剛慶祝該國火星探測器抵達目的地。至少在公眾眼裡,北京似乎不大可能超過新德里。
   印度借探索火星提升自尊心
  新德里的首個行星探測器“曼加里安”號成為世界媒體的寵兒,這是一個經典的勵志故事。印度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: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測任務都以失敗告終,其中包括中國在2011年11月進行的最近一次的嘗試。雖然印度主要的航天機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堅稱,這次發射與北京的太空探索無關,但僅僅是成功發射就已經是印度的勝利:對印度投資規模甚小的太空項目而言不過是一小步,但對印度的自尊心而言則是一大飛躍。
  報道稱,“曼加里安”號所執行任務的科研緊迫性值得懷疑:對火星的大氣和錶面僅僅進行六個月的勘測,談不上能夠多大程度上增加人類對外太空的瞭解。印度記者薩門特·蘇布拉馬尼安在美國《紐約客》周刊上撰文說:“這就好比抵達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第31名科學家在那裡待上兩天之後,為達爾文的一兩種發現畫了個素描,然後離開。”
  雖然印度的這次突擊行動是補救性的,科學價值不高,但此舉令印度與抵達火星的三大巨頭——美國、歐盟和俄羅斯平起平坐。南亞次大陸的媒體確信,印度前往火星是為了向中國顯示印度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對手,因此他們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的民族主義情懷。其或許已經在無意間啟動了一場太空競賽。不過就目前而言,這場競賽還是相對友好的。
  報道稱,中國的《環球時報》9月底說,北京並不嫉妒,“就像奧運會中,誰也不能包攬所有冠軍一樣”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把“曼加里安”號稱為“亞洲的驕傲”,而且不排除兩國在未來進行合作的可能性。中國沒有公開其在航天領域的開支,但很有可能遠遠超過印度的航天開支。
  中印正挑戰美太空主導地位
  當然,太空探索並不是印度和中國產生競爭的唯一地緣戰略領域。兩國對影響力、市場和能源資源的爭奪體現在非洲、拉丁美洲和印度洋,而且自1962年中印戰爭以來,兩國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的共有邊界一直是反覆發生對峙的地方。如今,中國在大多數領域占據上風:中國比印度經濟規模更大、經濟增速更快、貧困水平更低、識字率更高、軍隊更強大。
  報道認為,面對巨大的鄰國中國,深深感到自卑的印度在太空領域找到了一個補救的機會:印度接下來將進行載人任務,併發射一顆泛南亞衛星。
  與核武俱樂部一樣,太空俱樂部也等同於大國地位:加入該俱樂部將一舉洗掉“發展中國家”的標簽,並且能夠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帶來額外的益處。航天領域還寄托著國家的抱負。誰能把目標定的比星星還高?美國海軍研究生院教授詹姆斯·克萊·莫爾茨說:“印度和中國都擁有龐大的人口,幾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儘力擺脫貧窮和發展不足。太空則是現代化和先進的象徵。”
  如果說,這是亞洲的世紀,那麼這或許也是亞洲的太空時代。
  由於資金短缺和精力不足,美國在太空領域的主導地位不再是理所當然的。自1972年以來,再也沒有人類登上月球;如果還有下次,那麼似乎越來越有可能是印度或中國宇航員。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南亞中心的太空問題分析師巴拉特·高伯拉斯瓦米說,亞洲對太空的迷戀是該地區經濟飛速增長、實力增強和重視科學的合理結果。他說:“該地區一直在告訴其民眾:‘你也可以做成這件事’。”這鼓勵了“人們去研究看似或許不可能的科學項目”。美國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成斌說,航天項目能夠給軍方帶來巨大的額外利益,尤其是在信息系統和監控領域。
  美更擔憂的是中國太空武器
  奮起直追的不僅僅只有印度。最近發射過衛星或火箭,從而加入這個集團的其他新來者包括日本、越南、泰國等等。俄羅斯正在談論進行另一次探月任務。韓國和朝鮮在2013年都發射了衛星,前者還為探月計劃設定了2020年的最後期限。伊朗把一隻猴子送入軌道,並準備在2020年之前執行載人任務。
  與20國共同參與的歐洲航天局不同,亞洲的太空探索主要是自主進行,由政府負責。在現階段,太空探索與國家的地位和身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。對印度和中國而言,自力更生既是迫不得已,也是自我選擇:印度自核試驗以來一直遭到技術隔離,中國則被美國立法機構禁止與美國航天局合作。不論出於什麼原因,兩國獨立探索太空的能力只是增加了他們誇耀的資本。
  報道稱,成斌認為,如今讓人真正擔憂的問題是,有些技術能夠破壞別國的太空資產。這種技術到目前為止只有中國對外展示過,以前只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的007電影中:將其他衛星擠出軌道、擊落或用激光破壞其感應器。然而,其他國家不會甘於落後。莫爾茨說,中國決定對進攻性太空技術進行投資,這意味著印度現在也將越來越重視軍事航天領域。
  報道認為,毫不出人意料的是,印度和中國刻意淡化了太空探索的軍事層面。印度總理莫迪表示,亞洲的太空時代與之前的時代全然不同。他在“曼加里安”號抵達火星之後說:“與西方哲學的線性本質不同,在我們東方對宇宙的理解中,沒有絕對的‘開始’或‘結束’。”——只有“在持續存在、永不結束的輪迴中,固守著不帶感情色彩和超然的毅力。”
  然而,站在歐洲或美國的角度看待這場外太空競爭,實在是難以不帶感情色彩地去看待其潛在意義。  (原標題:印度很自卑欲在太空趕超中國 美媒稱中國已落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e31iepcj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